2025.10.09

双节同庆月更圆,蓝景杯第二届中秋征文活动优秀来稿作品展播!

编辑:综合办公室 浏览次数:3



前面装饰.png


蓝景杯第二届中秋征文活动

优秀投稿作品展播


58f0656c7a1a481a1bd6c7c3eeb03fc0.png


1、

月是中秋明

作者/沉默


     晚风掠过窗棂时,桂香已悄悄漫进屋子。案头的月饼还裹着油纸,母亲正将刚剥好的石榴籽倒进白瓷盘,颗颗饱满如碎玉。抬头望去,月亮已挂上檐角,清辉洒在青瓦上,像铺了一层薄霜。远处传来几声犬吠,混着邻居家孩子的笑闹,倒让这夜更显静谧。父亲搬出竹椅,我们围坐院中,听他讲嫦娥奔月的旧事,话音落时,一片云恰好飘过月轮,影子在地上轻轻晃。


     忽然想起远方的朋友,此刻或许也正望着同一轮月。手机屏幕亮起,是她发来的照片——异乡的夜空下,她摆了一小碟月饼,配文“天涯共此时”。眼眶微热,原来月亮从不是孤独的,它牵着人间无数的思念,一头是家,一头是远方。


     桂树的影子在地上摇晃,月饼的甜意漫在舌尖。这寻常的夜晚,因一轮明月,变得格外温柔。原来所谓团圆,不只是人在一处,更是心与心,借着这清辉,紧紧相连。



2、

寄一片月光给母亲

作者/马倩倩


     妈,窗外的月亮又圆了,明晃晃的像个大银盘。我坐在七楼的阳台上,忽然特别想你。


     这个时候,你大概正坐在老家的院子里剥豆子吧?记得以前每到中秋,你总要念叨:“月亮圆了,该收花生了。”而今我在城市里,连颗花生苗都见不着,只能看见楼下超市的霓虹灯,红红绿绿的,远不如月亮好看。


     前两天通电话,你说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。我在这头干着急,却连杯热水都递不到你手里。要是月光能治病该多好,我一定把最亮的那片折起来,塞进信封寄给你。

     忽然想起小时候,你教我认月亮里的桂花树。我瞪大眼睛找了半天,最后指着云彩影子说:“看见啦!还有个人在砍树呢!”你笑得前仰后合,那笑声比月饼里的冰糖还脆生。如今我真的看见了月亮上的环形山,却再也找不到那个砍树的人了。


     妈,老家的月亮是不是比城里亮?你总是省电,舍不得开院子里的灯。不过没关系,月光不要钱,你尽管多看会儿。要是觉得凉了,就披上我寄回去的那件毛衣——可别又舍不得穿。


     月亮升到头顶了,阳台栏杆上洒了一层银粉。我忽然有个傻念头:要是能把月光打包快递给你,你是不是就能少想我一点?



3、

月光吟

作者/凤扬九天


老家来电,

是祖训还是   母亲未了的心愿,

心照不宣 

秦时明月汉时关 

潮涌潮汐,一次次痉挛  

总能刺痛游子的心弦   


多像梦里的呓语 

一遍又一遍呢喃着古老的族谱 

一波波游子鱼吐着方言 

秋水里,寻宗问祖 

月光如电,探照归家的路

 月亮是一枚圆圆的邮戳 

月光是故乡的名片 


是剪不断的电波  

 一波波总是含情脉脉  

 十五一波的频率,

更扣人心弦  


 开始用我的方言发报 

暗送秋波 

乡愁一波波来袭  

 嘀嗒‌,嘀嗒‌   

向故乡的彼岸,

含泪摆渡



4、

做一枚中秋月

作者/融景天下


总在盈与缺的落差中反醒
悔过自新,寻找新的突破口
可是千百年来,你依旧
还是一轮沧桑的月

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
一瓶杏花村,跌跌撞撞
让我情感透支
还是揪不出体内的元凶

努力地从山脚爬到山顶
去装饰你的梦
做一枚十五的月
慢慢还原自己
还原那些天涯忧伤的游子

总在盈与缺之间痛苦纠结着
初一十五,是我
生命中的两道坎
是我挣扎不起的乡愁

微笑着无限地放大自己
努力做一枚十五的月
让岁月,人生多一些洒脱


5、

托月寄乡思

作者/西红柿柿子


      金秋又至,童年过中秋的情形,时常入梦。那夜,圆月如水的清辉,将世间万物都温柔包裹。 “拜月仪式结束后,一家人便围坐葡萄架下,听无名小虫浅吟低唱,喝茶,嗑瓜子,吃月饼,拉扯闲话。


      我们一边如痴如醉听着爷爷年年不变却依旧动听的神话故事,一边仰望明月,认真找寻跳舞的嫦娥、捣药的玉兔和砍桂的吴刚,还会拿出手帕,罩在眼睛上,朝着月亮望。还别说,似乎真能隐约看见月中人儿神秘的行踪。 


      院中一角,虬干披月的桂花树,暗香幽幽,树下的斑驳碎影,洒满一地。 小伙伴们在家吃过月饼听完故事,便坐不住了,三三两两相邀来我们家桂花树下玩踩影子游戏。月亮光光,照四方方,照着哥哥上学堂,照着姐姐洗衣裳,照着婆婆补裤裆……”孩子们追着,唱着,时而跑到月光下,时而躲进树影里。


       我们又去水边寻月。挂在树梢上的月亮不知啥时落到池塘里了,“呱,呱”,几只兴致盎然的青蛙跳入水中,忘情地享受月光浴,激起的涟漪化作粼粼银光。一时间,池塘里铺满散银碎玉,美幻异常,观之竟令人难分天上地下。 


     在远离故乡的大都市里,我常独自凝望天边月儿,心间涌起无尽乡思,且隐隐担心:月圆时,少了那些幻想眼眸和纯真童心的陪伴,月中嫦娥是否更感寂寥?

  

6、

月光与灯光里的家国

作者/随风飘荡


     中秋的月光,是刻在中国人血脉里的浪漫。它曾照亮过李白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的思乡之愁,也温柔过苏轼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与祝福,千年流转,始终是心头最清透的牵挂。


     儿时的中秋,家乡没有璀璨的灯。月光是主角,洒在土坯房与院落,照亮远山与夜空。和家人吃月饼、聊天,裹着月光的甜,能记一辈子。父亲指着月亮说,光里藏着远方,等我长大去看更大的世界。


     如今我在城市扎根,参与制造的LED灯,正像当年的月光照进千家万户。或许映着团圆餐桌的笑脸,或许陪异乡人打视频电话,或许在景区与月光呼应,让游客感受到家的温暖。


     傍晚下班时,厂区的LED灯带已次第亮起,幻彩的灯光交织着,沿围墙勾勒出流畅的线条,如发光丝带绕着厂房,多彩变换的厂名大字更彰显着动力与方向。时常在此地,带着万千思绪,通过视频向家人传递着独特的光彩与温暖。看着流水线上的灯珠带着余温,藏着点亮千万窗口的光亮。夜色里,厂区灯光与月光相融,抬头,明月照见祖国万千气象;低头,手中LED灯亮起,照亮向前之路,交织出勃勃新貌。


     今年的中秋与国庆撞了个满怀,家国同庆的喜悦,让月光也添了几分热烈。天上月与人间灯展开了一场温暖的对话,明月照见了家国的变迁,灯光续写着奋斗的故事。我们赏着同一轮明月,也守护着同一片光明,这光明里,有亲人的笑脸,有家乡的新颜,更有祖国前行的坚定步伐。


     月光未改,灯光常新,思念不断,心常团圆,这便是我们的中秋。



7、

秋思 

作者/M


     月色,总能给寂寥的秋天装扮上淡淡的荧光,铺在街道,洒进心里,像是一场大雾四起升腾,氤氲了我的眼眶,斗转星移,月光,还和记忆里一样明亮。

     童年的中秋夜,奶奶总会戴着老花镜,坐在院坝里,一针一针地纳着鞋垫,偶尔针尖生涩,就会举到头皮上摩擦润一下,月光下的银发亮的晃眼,她总笑着说:“孙女儿啊,垫上鞋垫冬天就不冻脚了,等过完节,你们每个人挑一双带起走哈。”坐不住的我,总去扯着她的衣角,想她带我出去看烟花。

     成都节日里的灯光秀比烟花更绚烂迷人眼,我却歇了去凑热闹的心思,只有月光伴着我回到了出租屋。脱鞋后漏出了鞋垫的一角,是花开富贵的里的牡丹花,袜子上沁上了淡淡的粉色,眼前不由浮现了那双布满皱纹却温暖灵巧的手,我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回过那个小小的院子了,也很久很久没有听见她轻声的絮语了。

     如果说,月光能洒满大地,能遥寄锦书,能穿越阴阳,我想告诉奶奶“孙女儿现在,垫上了鞋垫冬天不会冻脚。”


8、

中秋思乡 

作者/邱杰超


干里外

思念悬眼睫,是未落的月

今夜清辉泼过

故乡的瓦,与异乡的窗

月亮浸着亲人的脸庞

未说的祝愿,沉在井沿上

风忽然拐来桂香

偷换半杯浅酒,却掷还旧蝉噪

父亲酌的酒,正醺透干里月色

归路在月下泛起暖色

故乡的河正发亮

淹过牛蹄窝的旧痕,直漫到脚边

母亲仍立在门廊凝望

月光将她的目光,纺成枕边的薄纱

轻轻覆盖我异乡的梦


9、

望月吟(新韵)

作者/宁静致远


长羁异地怕逢节,星霜屡变业残缺。
清风丹桂又一秋,亲姊还向月圆别。
灯火人家汇节气,冷街孤鸿谁影长。
罗盘举杯唯酌月,今宵明月是吾乡。
但见玉盘云海生,初照秀木婆娑形。
渐别修枝攀高厦,皎皎半空清辉生。
荫下停杯月照我,可怜相望难相挨。
盈盈碧波濯清月,人间万炮送云开。
百彩竞放披光霞,散作琼枝开作花。
镕银皓月悬中宇,万姓抬头共素华。
玉兔雀跃桂影透,离闺婵娥舞广袖。
渺渺秋目送清色,广宇茫茫玉装秀。
更随清风洒荷池,婷婷匀着薄纱衣。
对此娟娟怜不尽,花照月来能几时。
良宵若梦红颜短,夜还丰艳晨香散。
百年我身归何处,月缺月盈月无限。
凌波百态步云野,抚脖觉疼望月者。
露生斜月向西流,茫茫一片冷幽色。

怜光不堪久藏珍,倾瓶还祭月中神。
扫筵灭灯卧秋簟,孤月长照梦里人。



10

月光织就的家国画卷

作者/labubu


     中秋之夜,银辉如纱,月光洒落大地,将山河装点成一幅静谧的画卷。这澄澈的光芒,仿佛穿越千年时空,见证着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变迁。此刻,抬头望月,心中涌动着对家国的深情。


     月光流淌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,照亮长江奔腾的波涛,勾勒长城蜿蜒的脊梁。这片山河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希望。从脱贫攻坚的田野到科技创新的实验室,无数奋斗者以汗水为墨,在月光下书写着时代的篇章。正如那轮明月恒久照耀,祖国的繁荣亦是代代人心血铸就的永恒光辉。


     月光亦映照英雄的身影。抗疫前线白衣执甲的逆行者,边疆哨所守护安宁的战士,救灾现场冲锋在前的志愿者……他们如星辰般闪耀,以生命诠释责任。月光无声,却铭记着英雄的足迹,他们的精神如同月华般清冽,涤荡人心,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。


      家乡的月光最为温柔。庭院中,老槐树下,家人围坐共享团圆,笑语与月光交织成温暖的记忆。故乡的山水在月色中愈发清秀,巷弄里飘散的桂花香,屋檐下悬挂的红灯笼,皆是乡愁的符号。这方水土孕育的亲情与烟火气,是游子心中永不褪色的港湾。

     今夜,月光如纽带,串联起家国与故乡,英雄与平凡。我们仰望同一轮明月,共享团圆,亦共担使命。愿这清辉永驻人间,映照华夏大地生生不息的璀璨。



11

月饼和月亮

作者/God的石头


小时候以为,
太阳到夜里扮成了月亮。
圆滚滚的月饼,
让香甜填满了美好时光。

长大了知晓,
并不总能见到又圆又亮的月亮。
硬邦邦的月饼,
甜得发腻,又穿着过时的服装。

逾不惑顿感,
柔和的光每每从圆月流淌,一波波渗入我的心房。
暖融融的月饼,
一口品味着的慈祥,又一口饱含着天真的模样。

 老了终发觉,
其实月亮一直圆圆的挂在天上。
孤零零的月饼,
静静地与我相望。
我小心的拾起散落的月光,悄悄地把这一切永远珍藏。



12

中秋月,故乡情

作者/Tony-Yu


     中秋夜,杭州西湖畔的月光如水般倾泻,银辉洒在湖面,泛起粼粼波光。我独自倚在断桥边,望着天上那轮圆满的明月,思绪却飘向了千里之外的故乡。


     记得小时候,中秋是家中最温暖的时刻。母亲总会在院中摆一张小木桌,桌上放着自家做的月饼,馅料是红糖拌着芝麻、核桃碎,虽朴素却香甜。父亲指着月亮,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,我和妹妹趴在桌边,听得入了神。月光穿过葡萄架,斑驳地洒在父母的笑脸上,那时觉得,世间最美的光景不过如此。


      如今身在西湖,眼前的月色虽美,却少了那份烟火气。湖边的游人举着手机拍摄月亮,笑声喧闹,我却感到一丝孤独。手机里弹出家人的视频通话,屏幕那头,母亲捧着同样的月饼,父亲仍在说着老故事。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:纵使山河相隔,月光却始终相连。这轮明月,既照着西湖的柔波,也映着故乡的小院,将天涯两端的思念织成无形的纽带。


     抬头再看月亮,它仿佛更亮了。祖国大地日新月异,高铁缩短了距离,网络拉近了亲情。家乡的小镇也建起了新楼,但母亲依然坚持手工做月饼,说那是“团圆的味道”。此刻,我忽然领悟:中秋的月光不仅是思乡的载体,更是祖国繁荣的见证——它照亮了山河的壮丽,也温暖了千家万户的团圆。


      夜风拂过,湖水与月光共舞。我轻声祝愿:愿这轮明月永远皎洁,愿故乡的灯火长明,愿祖国的山河永驻安宁。


13

月光刚刚完成一次乡愁的转述

作者/祝宝玉


月光铺满河面
微微的宁静,明月在空
木桥的一侧是菜畦
另一侧是旧园。清风中,乡愁变得绵软
沿着草径,将母亲的低吟送到
我的诗句之中

给篱笆镀上釉色
给我的心扉染上相思
月光啊,幻化为透明的语调
转述着山河遥遥,那些带着辉光的词语
变为一滴滴水露,草尖上凝华
委婉了叶子的摇曳

站着,走着,听着
想着,母亲安居的地方,才是故乡
每一次离别,她都叮咛
每一次归去,都一再推迟
月光的旋律在竹林中徘徊,我以我诗
给母亲送去轻轻的慰藉


14、


羁旅

作者/萌牙


天孙织月浣秋径,道旁桂香沁人心。

高邻蟾宴笑声叩,孤影随月过西庭。


7E7C49529FB966828E22FDBBFE1B09E2.png


QQ咨询

QQ咨询

微信咨询

扫描关注官方微信

服务热线

联系电话
13980719221

售后电话

售后电话
13458580761

返回顶部

电话咨询

QQ咨询

我要留言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