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刚刚闭幕的第五届中国标识文化节,以跨领域、跨地域的深度交流为平台,聚焦行业核心议题,汇聚多方智慧。从政策趋势解读到前沿技术展示,从设计理念革新到出海战略落地,从匠心传承到智能升级,为行业提质升级与创新发展注入持续动能。回顾此次盛会,我们在全球格局中重新诠释“标识”的价值与可能,一幅成果丰硕的精彩交流盛宴正徐徐展开。

2025年10月16日,开幕式当天的“中国标识全球化发展论坛”掀起思想风暴。Michael Massot系统解析欧洲标识规范,为出海企业指明方向;鲍诗度教授以“城市家具”为切入点,探讨标识在城市更新中的美学价值;孙波则以“一天成为品牌大师”的实战课程,拆解品牌构建的底层逻辑。

国际标识领域前沿分享
以最新标准切入,探讨如何服务欧洲标识客户!
作为与我们蓝景合作超过十余年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,LEDIT YAKI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Massot莅临第五届标识文化节现场。基于LEDIT YAKI为全世界标识客户提供各类标识应用解决方案的经验,以及Michael Massot本人服务行业30余年的行业积累,Michael Massot带来《如何为欧洲客户制作标识》专题分享。以欧洲标识安全新标准NF C61-551切入,详解如何为欧洲客户制作标识,助力中国标识企业出海!
制作一个标识或许容易,但锻造符合欧洲严苛标准的专业产品则颇具挑战。其成功不仅源于精湛工艺,更离不开构成其核心基石的专业元器件与优质原材料。中国标识制作商在制作标识过程中,需要满足亮度、EPREL能源标识、电源、CE认证这4个核心要素,以符合欧洲的标准和法规。
建议中国标识供应商在欧洲找到自己的目标市场,同时根据自己的策略去发展,也许会更高效。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,墨西哥标识供应商热衷制作大型标识,最大的能做到11米高。如果中国市场有标识供应商能够制作巨型标识,将在欧洲标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。

探讨标识与城市的共生关系
指出历史机遇下中国标识企业的努力方向
来自东华大学的鲍诗度教授,从事城市家具领域研究25年。在国内建立多项标准,也代表中国在国际做标准。盛会现场,他带我们洞见当下“城市更新”的具体阶段,探讨历史机遇带给标识企业的挑战与启示。
疫情之后,中国经济下行,行业企业生存比较艰难。但当下城市更新的盘子是巨大的,对我们标识行业来讲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,这也意味着继续走原有路径的企业,会更加困难。
实现百年发展目标,中国城市更新需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。而每个阶段的城市化率跟城市更新发展密不可分。当下,时代的大变革机遇已来,意味着2025-2030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代,在“十四五期间,2024年中国城镇化率升至67%,而在“十五五”至“十九五”期间, 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预估至83.93%,街道将向美丽宜居的街区进行温度更新。
而点性思维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症结。城市更新与环境共生,标识产品和环境不是独立的,它需要与不同学科交叉融合。那些能够提供系统、完善标识产品及服务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,它们因严格遵循行业标准、规范,而更具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。相反,那些故步自封、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企业必然会被淘汰。系统优美的城市标识,将给每一个城市公共空间增加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。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标识服务,向复合型发展,将是未来标识企业发展的最新方向。

盛会现场,《工匠杯专家论坛》掀起轮思想风暴。吴昆教授分享的“城市色彩规划”、钟山风教授探讨的“国家形象设计”、于幸泽教授解析的“智能公共艺术”。三位学者分别从色彩体系、国家形象、人文关怀、算法生成等维度,重新定义了标识在当代社会中的美学价值与社会责任。

“2025中国标识行业首届创新品牌日”成为技术盛宴。从“防患于未然的油漆施工质量管控”到“AI开启标识设计新元年”,从“3D打印拓边界”到“智能配电新纪元”,每个议题都直击行业痛点。而在“前沿突围·出海领航”圆桌论坛中,嘉宾们深入探寻中国标识品牌出海新航道。
搭乘互联网营销快车
标识企业“创始人IP”打造破局之道
“吸塑大王”储久壹深耕广告标识&展示道具行业25年,是《壹起聊》商业人物深度访谈栏目主理人。本届盛会,他从个人IP单条视频百万业绩的实战案例,拆解标识企业IP打造的系统化破局之路。
当下,消费者由相信品牌转向相信个人,标识企业除了卷产品、卷管理、卷技术、卷服务等,也开始卷老板。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开通社交媒体账号,频繁出现在企业各类宣传活动中。
简单来说,“创始人IP”是一个综合体,是企业品牌、企业知名度和网络流量叠加而形成的企业“金库”。而愿意放下身段,能够坚持更新的标识企业老板,可能更适合打造“创始人IP”。
如何来做“创始人IP”?首先需要取一个好名字,让人眼前一亮,既能传达账号价值,又能吸引关注;把自己的擅长点放大,无论是展示颜值,还是展示才华,都需要进行放大展示;持续更新高质量内容,并持续围绕主业输出正能量内容;选择合适的形式拍摄视频,如图文形式、讲座类型等皆可参考。最重要的是,无论哪一种形式,在镜头面前一定要自信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