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一家便利店,你是否因明亮舒适的灯光而倍感放松?是否在挑选商品时,因为色彩真实、陈列清晰而更容易找到所需?灯光,不仅仅是照明工具,更是营造氛围、影响消费心理的隐形推手。一家灯光设计得当的便利店,不仅能提升商品吸引力,也能为顾客创造更健康、舒适的购物空间。
那么,如何科学规划便利店的照明方案?我们依据《建筑装饰装修室内空间照明设计应用标准》(T/CBDA 49-2021),为你梳理出以下七大关键设计原则,助你打造既专业又富人情味的便利店光环境。
1、
健康优先:
选择无频闪灯具,呵护视觉健康
频闪是灯光的“隐形杀手”,长时间处于频闪明显的环境中,容易导致视觉疲劳、头晕甚至情绪烦躁。而劣质的LED光源产品和电源产品是导致频闪的原因。LED光源产品质量较差,单颗芯片不足1W,灯具瓦数虚标,使得芯片驱动不匹配而导致频闪;而没有合适的电子电路,比如镇流器、驱动或电源,LED光源就会产生频闪,输出光通量波动越大,频闪越严重。
蓝景全光谱LED产品,有别于市场上三证全无、低价劣质的普通LED产品,光谱不仅连续性好,且比例均匀,无严重失调,无频闪,可以营造更为舒适健康的自然光线。同时我们会为其匹配功率因数较高的恒流驱动电源,为便利店提供稳定、无频闪的高品质光环境,让购物体验更加健康舒适。
2、
照度及层次:
重点考虑照度均匀度和灯光层次
想要营造便利店整体舒适的照明效果,需要综合考虑照度均匀度、重点光照的比例及分配、灯光的层次等问题。重点照明与基础照明平均照度比例建议大于3:1;基础照明的灯具除满足功能外,还应该考虑美观、协调性;入口处应该设置局部照明;体验区需要设置垂直照度;收银区如果有特殊展示及推广需求时,应该设置重点照明。
3、
色温适宜:
营造清爽明亮的氛围
色温是决定空间基调的关键。过高则冷清疏离,过低则沉闷压抑。对于便利店而言,4000K–5000K的中性光是最佳选择。适用于便利店的大部分区域,如货架区、通道等,既能满足基本照明需求,又能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。
它既不过于刺眼,也不过于柔和,可平衡视觉体验;既保持清醒明快,又不失温和感,能有效激发购买欲望,同时让顾客在店内停留时感到轻松舒适。
4、
防眩处理:
避免刺眼光线,提升购物舒适度
直射或反射的眩光会让人不适,甚至下意识避开某些区域。通过采用防眩设计的灯具(如深藏防眩结构、柔光板等),可以有效控制光线散射,使灯光“看得见却不觉刺眼”,让顾客更愿意走近货架、仔细挑选。
5、
高显色性:
还原商品真实色彩
灯光下的商品是否“本色出演”,直接影响购买决定。显色指数(Ra)越高,色彩还原越真实。便利店建议选择高显指的灯具,使水果更新鲜、饮料更透亮、包装更夺目,无声中提升商品质感。
6、
精准配光:
合理运用光束角与照射位置
便利店内,不同的商品区域需要不同的“光语言”。重点照明(窄光束角,如15°–30°)用于促销堆头、特色商品,突出焦点,吸引目光; 基础照明(宽光束角,如60°–120°)可均匀照亮通道与一般货架,保持整体明亮;LED光源及照明产品安装位置也需结合货架高度与走向,避免阴影死角,确保每一件商品都被“平等照亮”。
便利店内射灯的照射角度有讲究,它们的照射对象不是过道,而是商品。若置于下层货架的商品接收不到灯光,就会变得黯然失色,不利于消费者的选购。有了这些射灯的辅助,商品即使摆在货架的最下层,也会光亮如新。
7、
智能控制:
提升管理效率,节能更高效
智慧用光,既降低运营成本,也能体现便利店的科技感与精细化运营。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,节能省电是重要考量。除了选用LED节能灯具外,还需要增加智能化控制系统,实现更加有效的节能。如实现分时调光、人流感应、远程控制等功能。
如店铺空间无顾客时处于节能状态,当顾客进入空间后,灯光自动亮起,顾客离开后,又会自动变成节能状态。或针对客流高峰期、非高峰期设计不同的智能照明场景模式。
光,不只是照明,更是便利店的“表情”!一家好的便利店,不仅是满足购物需求的站点,更应是城市中让人安心、舒适的存在。专业的灯光设计,于细节处体现经营者的用心——它让商品更诱人,让空间更友好,也让简单的购物过程成为一种轻松愉悦的体验。